新闻详情

NEWS DETAIL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动态 >> 公司新闻

创新发展,中医药行业迎来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1-08-26      文章分类:公司新闻      浏览量:1247      文章来源:本站

一、中医药抗疫,获世界广泛认可

  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对外发布了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总体看。各地区各部门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就业民生较好保障,有力有效推动生产生活秩序恢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巨大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前三季度,市场活力动力增强,供需关系逐步改善,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

  在各行各业开始稳步复苏之际、中医药产业也迎来了最好的时代。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连花清瘟胶囊和连花清瘟颗粒或推荐为中医治疗医学观察期推荐用药。此外、产品也被山东、浙江、河北、上海、北京等多个省市发布的防治方案或诊疗方案推荐。在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其中安宫牛黄丸被列入重症、危重症患者治疗推荐处方,同仁堂生产的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紫雪散等多个药品在列。

  中医药作用的发挥体现在抗击疫情整个过程中、包括预防、治疗和康复。其发挥的独特优势在于能够有效缓解症状、促进恢复期人群机体康复,减少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发展,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目前、国内已有超40个院内制剂获批,制定了新冠肺炎预防方,清肺排毒汤、肺炎一号方治疗效果显著;多个省市因地适宜。基于此次疫情的中医属性。补虚药(补气药)、清热药、解表药、止咳祛痰药、理气药、化湿药等中药饮片有望实现销量大涨。随着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预防、治疗及康复中显现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中药饮片的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容。业内人士分析。随着疫情的结束,中医药的认可度和需求量将有望实现较大增长。

  二、疫情倒逼转型,中医药行业迎来突破性变化

  在疫情下。加班排产,在抗疫期间,为抗击病毒方面贡献出积极的力量,艰难复工,国内中医药企业更是积极捐款捐物,确保抗疫药品及物资的供应,我国的传统中医药发挥出重要优势,除了中医药本身表现出的卓越优势。

  例如、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深入挖掘品牌优势,加速拓展线上合作渠道,促进资源共享落细落实,同仁堂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推动完善终端功能维护客户资源;依托新媒体开展专家健康直播、中医知识宣传活动,全力保障消费者对于日常用药及防疫用品的需求;并专注提升用药指导及健康服务水平,积极开展药品捐赠、生产、采购及配送工作。同时、同仁堂启动了“4+2”经营模式,成立品种运营事业部、终端事业部、医疗事业部、药酒事业部和大品种专项小组、发展品种专项小组,并展开线上销售拉动工作,完成包括产品图制作、设计促销套装等31项工作。

  另外、同仁堂国药组建了全球新冠肺炎防治专家组,为世界疫情提供中国方案、同仁堂选项,并向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发布100套扶正避瘟饮防疫抗疫组方,在疫情中。此外、设立防疫用药专柜、开设免费在线问诊服务、邮递药品服务等,有效开展中医药抗疫服务,并向中国境内、中国香港及海外多地捐赠各类防疫产品,紧急动员设立在20个国家和地区的零售终端,“同仁关爱 同心抗疫”行动。

  总之、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医药显示了巨大能量,也让国内外社会对中医药的认知有了普遍提高。显而易见的是,2020的全球“新冠肺炎”事件彻底引爆了中医和中药,也给该行业带来以下突破性变化:

  第一,疫情相关饮片企业的总日产和订单量大增。与此同时、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也成为这些饮片企业保障生产的一大亮点。从此次疫情中相关饮片企业的生产情况来看,避免发生感染,而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的中药饮片设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统落后、产能低下、工艺老旧的设备已经难以满足需求,且这些高科技设备的生产效率高,有效减少人员的聚集,产能大,较好地保障了市场上相关产品的生产供应需求。

  第二,同时人们对中医药认可程度的提升,随着人们对健康保健意识或有所增强,在“守正创新”的思想指导下,疫情过后,中药饮片行业有望获得新的机遇。根据中国中药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的预测数据。2018-2023年期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市场规模将保持年均15%左右的市场增速,预计到2023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

  第三、为了符合现代人对中药的需求和要求,随着中药饮片行业的不断发展,易携带、服用方便、计量准确、口感好的新剂型开发将是重要方向。

  除了疫情倒逼推进中医药行业创新,国家和各地区陆续出台了中医药领域的相关政策大力推动发展,近年来。例如去年10月,三、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六、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四、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国家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五、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二、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内容主要包括:一、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另外。重视中医药经典医籍研读及挖掘,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提出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挖掘民间诊疗技术和方药,不断弘扬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多方面系统继承历代各家学术理论、流派及学说。

  从现实环境以及国家政策来看。而且创新将是发展主题,中医药振兴发展正进入一个高光时刻。在此背景下,以及销售模式的转型等,首先就要跟随政策进行改革创新,包括中药传统名方的收集改进、中药传统剂型的创新、中药炮制加工技术的改良,中药产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守正创新,拉动经济内循环

  在以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在药品生产新技术上表现亮眼,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为目标的众多中医药企业中,拥有351年历史的老字号同仁堂不断创新谋求发展。

  近年来,同仁堂研究院充分发挥国企科研创新实力,前瞻研究符合中成药生产特点的新技术、新装备,开展技术的集成创新,积极推动系内单位技术工装升级,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同时、从原料、炼蜜、中间体质量快速检测及成品品质智慧感知等环节开展智能化分析与控制研究,通过创新研发丰富中药丸剂智能分析与智能控制方面新工装储备,真正达到提升丸剂智能化生产水平的效果,从而形成中药丸剂生产从原(辅)料到中间体再到成品的全方位质量评价体系。

  在新品研发方面,填补了我国中药在治疗抑郁症领域的空白,如已面市的“巴戟天寡糖胶囊”,同仁堂完成新产品研发265个,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正在进入产业化实施阶段,“十三五期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此外、同仁堂根据药物功效及疾病发病机理,明确药物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特点和效应机制,已经开展了同仁乌鸡白凤丸治疗高尿酸血症药效学研究。另一二次研发的产品愈风宁心滴丸,有效弥补了冠心病治疗中产品发挥药效慢的劣势,使用了滴丸这一分解快、吸收快、起效快剂型。

  随着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潮流的涌现发展,医改攻坚带来的医疗服务格局调整,必将为医疗服务提升优化释放出巨大空间,新时代、新形势下老百姓健康需求的变化。在“智慧+中医药”领域、在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相信中医药会以更智能、更方便的模式触达用户,同仁堂在医疗模式上勇于创新。

  总的来说。国内药企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以及对产品质量的管控方面,从目前的中药生产来看,对原料的要求,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但幸运的是我们正处于大数据时代,来进一步提升中药品质管控,去实现数字制药和智慧制药,可以借助于人工智能,推动中药产业品质升级。虽然2020年中药行业下行压力较大,但未来的市场前景依然广阔。在利好政策、大健康概念等因素影响下,中医药大健康市场将进一步扩大。